與靈魂共處

李泰祥受帕金森氏症所苦,前年又因甲狀腺癌開刀,進食困難,躺在病床上,龍應台去探望他,李泰祥表示「完全難以想像自己會面臨這樣的困境,心理也無法作準備,但因為腦筋很清楚,身體卻無法自主,所以很痛苦。」

健康的時候,大部份的人認同他的角色(個性自我)的層面,失去行動能力時才明白,無法逃離靈魂的每一個覺知,但又無法改變現狀,只能痛苦的承受。

但是德國名導演克雷門斯.庫比卻改變了這樣的狀況,在他33歲那年因一場意外使他的脊椎折斷,第二節腰椎癱瘓了,大小便失禁,疼痛難忍,為了使自己從難以忍受的痛苦中解放出來,他被迫面對自己的靈魂。

一開始他很難釋懷,花很多時間來思索,為什麼意外會發生在自己身上,無法以手拭去臉頰上的淚水,社會角色、時間、空間都完全靜止了……。

他的靈魂提醒自己,為了康復,必須要活動,但是除了呼吸,他什麼也無法做,他開始冥想,在冥想中展現出來的第一個意象是一望無際的平原,彷彿置身於足球場內,這個是足球場代表他所熟悉的社會,兩隊人馬正在進行著所謂的競賽廝殺。

他自己也曾是球隊中的成員,現在這球場上的比賽,完全無法取悅他的靈魂,但是出了球場,他會找到什麼東西來展開新的意識呢?

有一天,朋友來探病,他問朋友,什麼地方是沒有街道、沒有電力供應、沒有觀光客、沒有白麵粉、沒有糖……。朋友告訴他,在喜馬拉雅山的最高處,有一個叫拉達克(Ladakh)的國度,符合這條件。

就是這樣的動機,一心想去心中的桃花源拉達克,他心無旁騖地專心在呼吸,全天候地處於冥想狀態中,開始自我療癒,在靜心中,感受到愛像潮水般地湧來。

他盡全身最大的力量要和癱瘓的部位建立聯繫,有一天,他百分之百的確定,大姆指有感覺了,他告訴護理人員,他的腳姆指會動了,一開始護理人員不相信不理會,慢慢地,他們明白他真的可以活動腳趾了,總醫師帶著整個醫療團隊來欣賞他動腳趾頭,那個場面真有趣!  

透過心靈療法康復了之後,他花了兩年的時間拍了一部片子「邁向另一境界」,探訪各種文化的治療師、巫師及薩滿之旅,書中有很多奇蹟和實證,而奇蹟是對愛的證明。

我在婦女團體時,曾做過統計,大部份的女性遇到困難,會去做頭髮、購物、開車兜風等活動,藉由改變外境來轉變自己的情緒,而靜心冥想是可以藉由澄清內心的紛擾來轉變外境,用心來轉境或用外境來轉心,是不同的境界,只是若要等到躺在病床上才來學冥想就太遲了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雨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