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分類:為什麼要告別娑婆 (14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聖境預言書(六)

   ──欲愛與法愛

  

偶而會聽到在道途上走了很久的朋友,陷入不倫戀,讓我隱約感覺在自性圓滿之前,宿世的情緣必須了結。

 

    榮格也指出:趨向個體化的動力,常常以假托的形式,出現在另一個人的身上,而隱身在我們對這個人無法抗拒、激情迷戀的感情之中。

 

    所以我常跟學生開玩笑說:「一見鍾情是業力現前。」聖境預言書提到未圓滿之前,我們就像有個大缺口的C,透過激情墜入情網,與他人合一,來達到圓滿的渴望。但是真正的完整感,只有跟宇宙合一時才會產生。

 

    韓劇「來自星星的你」,張律師曾經問都敏俊:「那漫長的歲月,是怎麼獨自走過來的,不會覺得孤獨嗎?」

 

    都敏俊說:「我獨自生活的時候,一點都不會感到孤獨,但是,第一次有了心愛的人之後,一想到我得離開她身旁,真的感到非常孤獨,整個宇宙好像只剩下我一個。」

 

    所有的外緣都具有相對性意義,但是絕對的真理,那不死的愛,只存在於我們與上主的關係中,這就是法愛與欲愛的區別,上主的愛,讓我們感到圓滿,但是欲愛的佔有與嫉妒,讓我們患得患失,如飲海水,愈飲愈渴。

 

    與自性合一的絕對世界,是清涼自在的,就像都敏俊獨自走過漫長歲月也不覺得孤獨。但是如果因緣來了,逃也逃不掉,那就去愛個你死我活,雖然,緣起就註定要緣滅。

 

    成為靈性的存在,並不是要我們不去愛,也不是要我們從物質世界抽離,反而更要釋出那些渴望,更要帶著覺知去經歷那個過程。有時候,我們所愛的並非對方的實相,而是自己內在欠缺的投射,每一段感情都是一種修煉,也都帶來禮物,在相處中學會建立內在陰影的能量,使我們趨向圓滿俱足。

 

    偶開天眼覷紅塵,可憐身是眼中人,寫這系列文章的過程,我覺得自己也是筆下的芸芸眾生。

 

附註:因為最近比較忙,部落格的文章要暫停一段日子,等到忙完了,再繼續寫作。

文章標籤

雨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聖境預言書(五)

──審問者與脅迫者

 

    審問者在發問中,挑對方的毛病來掠奪能量,高高在上令他們覺得自己比別人優越,通常這樣的父母重視現實成就更甚於給孩子提供情感支持,他們對於犯錯非常敏感,在意世人的評斷。

 

    沒有人支持的童年,戰戰兢兢過日子,審問者的孩子是無助而無價值感的,有什麼好事,也覺得自己不配得到。我有一個學生在家教極嚴的環境成長,上禪心畫時,她一直看別人怎麼畫,害怕自己畫錯,禪是沒有對與錯的,可是她心中的教官很嚴格,他們在假日放逸也會有罪惡感,成為一個不能遊戲的人。

 

    罪人也有靈魂,我們不單為了「對」而活,面對審問者時,保護自己的界限是很重要的,不必有問必答。

 

    脅迫者利用強權及高壓來迫使別人屈服,讓對方在恐懼中放棄自由意志。通常這類父母會說:「因為我愛你,所以才打你!」把猶太人送進瓦斯房的納粹將領,大部分是在「致死教育」下成長,他們無法質疑權威,不敢說「不」!

 

    「善德女王」劇中的美室有些名言,例如:愛就是毫無保留的奪取一切、殺人滅口是沒有利用價值才做的……等,我認為她就是審問者加掠奪者。

 

    表面上看,美室為了君王的霸業捨棄自己的骨肉,真正的原因是毗曇對她的地位沒有利用價值,所以遺棄了襁褓中的他。毗曇長大後,為了死守愛慕德曼的心而背叛所有的人,他恐懼不安,因為「害怕成為公主不需要的人」,害怕再度被愛遺棄。

 

    毗曇這個冷漠的殺手,外表像強勢的脅迫者,內在卻是個乞憐的孤兒,不管他已經站到權位的高峰,他可從未忘記自己是個棄嬰。

 

    我們也是一樣,像在噩夢中,聖子夢見自己遭到永恆聖愛的遺棄,內心哭喊:「主啊!你為什麼遺棄我?」殊不知是自己同意落入黑暗中來證明自己是光。

 

    迫害者、被害者與拯救者,其實是一種共生關係,彼此成全合演一齣戲,沒有誰比較高貴,也沒有誰比較低賤。可喜的是,如果超越,最後我們終將成為魔法師,雖然生命會經歷痛苦和災難,甚至面臨死亡,但我們會重生,而且一次比一次更強壯,哈哈!

文章標籤

雨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聖境預言書(五)

──冷漠者

 

    沒有人天生是冷漠的,冷漠者的形成一部分來自母親。母親比較自主,不喜歡束縛;生活不穩定,不耐煩孩子黏膩,或是經常與丈夫冷戰,自顧不暇。好處是這樣的母親給予很大的自由,也培養出獨立的個性。

 

    冷漠者有一部分來自天份,因為他們比別人聰明,他們獨特的精神感知能力,提出的論點早這個世界十年,當群眾尚未準備好時,他們的真知灼見往往不被接納,等到金字塔底層的普羅大眾流行時,他們已經厭倦這個主題。

 

    他們就像流浪的獨行俠,一腳踏進團體,另一隻腳已準備抽離,他們無法忍受別人的遲鈍,往往變成局外人冷眼旁觀。

 

    在生命的轉折中,洞悉世事無常,像周夢蝶的詩──是我畏懼著歡樂,瞬間凍結的情感冰山,不是忽冷忽熱,快速的行動抉擇更不是一時衝動。

 

    藝術家更不能攀緣,我所知道的貝多芬是一位最熱情的冷漠者,他對世俗成見及眾人的看法,一概不管。

 

    28歲時喪失聽覺,在他的行業,這真是可怕的遭遇,對音樂家而言,這是落入他生命的陰影中。為了掩飾耳聾,他不與人交談,完全孤獨地活著。又因為經濟困頓,在維也納35年間遷居30次。

 

    朋友對他說:「你近來的沉默,使一切關注你的人為之悽然!」大自然是他唯一的知己,他愛花草、樹木更甚於愛人。在他生命的後期,他變得溫柔且包容,在塵世受苦的靈魂無時無刻不抱著熱情與澎湃的靈感持續創作。

 

    這點和梵谷一樣,梵谷知道在世俗的眼裡,自己是百無一用的人,他就要在畫裡表現出這樣一個默默無聞的人,心裡在想什麼?愈畫愈投入,就愈孤獨,甚至拋開一切外緣。藝術需要不斷地創作,在梵谷的畫裡有深厚的同情,他的愛超越社會階級與意識。

 

    我對冷漠者有較深的共鳴,面對冷漠者的底線就是不要愛上他,不要緊迫盯人,對冷漠者而言,這是負擔。

文章標籤

雨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聖境預言書(四)

         ──乞憐者與拯救者

 

    就像草木自己生長,我們本來可以藉著與宇宙連結來獲得充電,漠視神性的後果造成先天不良,家庭本來應該提供愛的滋養,但是父母若是在缺乏愛的環境長大,也無法扮演領航員的角色,甚至在糾正孩子時,奪取他們的能量,不少人一輩子被家人搞得精疲力盡。

 

    那些在成長過程中沒有獲得愛的人,會重覆童年的戲碼來爭奪能量,本書列出脅迫者、乞憐者、審問者、冷漠者等,但其實不只是這些類型。

 

    乞憐者長大可能會變成拯救者,因為當父母是乞憐者時,他們會用嘮叨來行情感勒索,孩子童年得不到保護,反而要學會保護母親,覺得母親很可憐,長大以後常因同情別人而被剝削,會想要拯救別人,對於施與受的界限不清楚,溫柔被辜負,還一再對人溫柔。

 

    當我們面對乞憐者時,看清楚是他的需要或是你的需要,如果自己有「被需要」的需要,那是你的問題,如果此時沒幫助對方,終生都會難過,顯然就是你的業,那就去幫助對方找到內在的神性。

 

    拯救者必須明白三輪體空,施者、受者及所施之物皆不存在,TONI曾說愛是一種存在的狀態,不要付出超過你能給的,也不要帶任何期待的給出,否則,曾經幫助過的人得意後,忘了你的付出,自己會難過;拯救者必須尊重每一個人的速度,達不到預期的結果,會變成自己的壓力。其實一個人重新振奮,靠的是自助、人助、天助,如果某人以為自己拯救了別人,那是看弱對方的靈魂。

 

    由於靈魂的鄉愁,拯救者真正的空虛是一種「神聖的不滿足感」,其實他們要的凡人給不出與宇宙連結才能滿足神性滋養,倘若無法與大我連結,他們在世間其實像無根的浮萍。倘若他們能與大我連結,就能以超然的眼光和寧靜的心態,用慈悲奉獻的精神在世間找到心靈寄託。

文章標籤

雨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聖境預言書(三)

             ─打人的是誰?

 

    當我們覺察到人生的機緣時,第一個覺悟就出現了。我把這個特殊的人生機緣,定位在明白自己不單是肉體和角色的存在。

     以下這一段我曾寫過,但我喜歡再寫一遍。大約在1989年,慧心齋主帶我去普泉精舍請法,當時有位主編也在場,她說:「師父,有些時候,我覺得自己心裡有兩個聲音,一個像法官,一個像小偷,這兩個聲音對抗不休……」。

     我在一旁插嘴:「遇到這種情況,我就一棒打死兩個!」師父問我:「打人的是誰?」我回答不出來,在回家的路上,慧心齋主鍥而不捨地引領我,讓我知道那是我內心的覺性。

     真心有許多名相,佛性、菩提、如來藏、主人翁、真如、基督教稱為聖靈。那是一個恍然大悟的下午,在那之前,雖然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家珍寶,但我以為要打很多禪七才能開悟,我並不知道,那個能見聞覺知者,就是我的佛性,夜深人靜,伴著我的空寂覺知之心,便是我的佛性,婚變時,情緒陷到谷底,這內在的聲音告訴我夠了,危險時的警醒者、百思不解,靈光一現的創意,也是覺性。

     受妄念的纏縛,就不能保持這清明覺知之心,我曾因傷心而聞不到花香,現在,我知道哪裡有桂花,哪裡有玉蘭花。倘若我們一直在人人盡懷刀斧意的左腦算計,就無法以右腦的覺察與宇宙連結,生命的乾竭,能量短缺,就是因為與大我失去連結,導致我們要花更多時間去追求生活保障,卻依然感到空虛茫然。

     當我們能以垂直的角度,超越社會意識及二元化的觀點來看待歷史的演變,就能從偏執的追求中醒覺,明白功利主義、盲目的都市鼠竄、工作過勞,其實不是唯一或必要的生存方式。

    人生是由許多小悟,長養這份安祥定慧,才有後面的頓悟,覺性在我之內,在那個恍然大悟的下午,我振奮得要跳起來,但是,要經常保持這份清明之心就要靠覺察,才能在妄念升起時抽離,所以書中一再強調覺察,守住內心之家,是很重要的。

 

文章標籤

雨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為什麼要〝告別娑婆〞(九)

──決定不做任何反應

當太陽系的光量子不斷增強,加速因果的呈現,如果我們不能與宇宙頻率共振,很容易在生活中產生許多問題。

受到光子帶的影響,許多人產生憤怒、躁動、身體排毒或釋放負面情緒,克里昂告訴我們,此時最重要的是寬容與寧靜。

寧靜是需要培養的,不習慣獨處的人,總要攀緣外求,習慣獨處的人,在亂世比較能自保。但是,如果我們身旁人做了讓我們無法寧靜的事,那麼,你只要像奇蹟課程說的:「決定不做任何反應」,不要把它當真,你就是在練習寬恕別人,也寬恕自己。

決心不做任何反應,不是一種壓抑,而是把精神投射在揚昇的努力。有位襌師說:「野鬼伎倆千般有盡,老僧之不聞不睹無窮」,這樣已經很高竿,沒有著了野鬼的道。

奧修談到西藏脫離輪迴的方法──放鬆,保持安靜,進入你的中心,停留在那裡,不論發生什麼事,只要成為一個觀照,讓它發生,不要干涉,記住,你只是一個觀照,那是你的真實本性……,據說,在過世時,能夠成為一個觀照,不涉入周遭的幻象,那就能夠停止輪迴。

如果你在光中,那麼就以粉紅色之光的無條件的愛去愛對方,不是愛他的個性自我,而是愛每個個體的靈魂,同時接受對方在他的進展過程中,當然,要接受、要去愛一個不可能的愛的,幾乎是所有人都會面臨的挑戰。

粉紅色之光的課文中說──接受每一個人的表達,不對他們做任何改變,這大概是到達圓滿合一之前,每個人所要面臨最困難的考驗。

基督徒說,我按著我原來的樣子來到神面前,就被接納,上帝愛每一個人的真實樣貌,無論做錯事,無論成功失敗,都被接納。

而人與人的互動,大部份的人都是希望對方照著自己的期許,見順情之事起貪愛,見違情之事起瞋惱,有了愛憎,就想改變對方,如果我們學上帝,接受每一個人原來的樣子,這世界就天下太平了,我們也就能找到自己的寧靜與和平。  

雨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為什麼要〝告別娑婆〞()

──你是你思想的實相

一個未了的心願,一個尚未平衡的事件,或是潛意識中未解之結,想尋求解答與整合,這個心理上未完成的課題,投射在外界,形成一種吸引,就像能量的蘊集。

就在此刻,這世界同時發生了多少事件,媒體基於東家的立場,過濾了訊息,我們所接受到的資訊,早已做了揀選,每一個瞬間,大約有幾千萬位元的資訊出現,但我們的大腦,只會處理十五位元,因為我們只會接收到大腦認為對我們有用的訊息。

我們對生命經驗的詮釋,輸入心識的結論會成為我們的信念與程式,這個程式從此跟著我們,往後,在這世間我們只會看到跟自己程式相應的事物,跟自己不同的程式叫作〝病毒〞,會害我們當機。

一個人怎麼看自己,就會成為什麼樣的人,例如一個人小時候覺得媽媽偏愛妹妹,自己不被家人所愛,童年記憶中的〝識〞與她心中的偏執,就會在現實生活中創造「沒有人愛」的事實,使她所認定的經驗具體化,於是更加確認自己的想法。

大腦彷彿很聰明,但有時候是誤解,大腦的陰影輔助作用,幫助我們認知,但有時候,我們看到的並不是真實的世界。

由於一個人曾發生的經驗,身體的感覺及對情境的感受,會被記錄在大腦皮質(彷彿輸入記憶盤),日後遇到相同情境,勾起回憶,以非常生動的模式重播,有時候,大腦無法分辦那些是他看到的,而那些又是他記憶中的重播,也可能把記憶跟現實混合。

所以世間是一場羅生門,每一個人都認為自己可以客觀地看一件事,但其實從過去累積到目前,每一個人的〝識〞都不同,心映物也都不同,其實人都很主觀。

佛法說:「能所不二」,能看的心與所看旳事,是一不是二,能知與所知,能覺與所覺,是一不是二,據說,人看水是水,魚看水是龍宮,天人看水是琉璃,惡鬼看水是血,程式不同,所見不同,福報也不同,怎麼能怪罪他人是地獄呢? 

 

雨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為什麼要〝告別娑婆〞(七)

──識

三次元是讓我們明白所有感官與欲望趨動的後果,在每一次的循環後,就會輸入一個結論,那就是〝識〞。

色受想行識,五蘊的趨動過程可以這麼比喻,例如小時候,聽到賣冰淇淋的〝叭噗〞聲(色),我想起吃冰淇淋的感受(受),很想再吃(想),向媽媽要錢跑去買冰淇淋(行),吃了冰淇淋很滿足,我有一個愉快的結論(識),下次再聽到〝叭噗〞聲,就會展開這一連串的感官趨動。

我所輸入的識是什麼,我就會認定事情是這樣的,但是我的識與你的識不同,這就是為什麼佛印和蘇東坡,一個看對方是佛,一個看對方是牛糞。

所有的法門都在處理業識的問題,那是每個人不同的固定慣性行為,我們可以說業識是過去的銘印,每個人銘印了不同的東西,左腦的認知來自舊經驗,所以尚未調伏之前,奇蹟課程會說:「我只看得見過去。」

有一部電影叫「別闖陰陽界」,雖然有點恐怖,但不是鬼片,它是講五個醫學院的學生,為了瞭解死後的世界,注射了藥劑,但在肉體真正死亡之前又救回來。

結果經歷死亡之後,他們五個人所看到的「死後的世界」都不同,那些魅影來自過去的罪疚,在過去歲月中,被他們傷害、錯待的人,向他們討回公道,他們得面對自己的罪惡,尋找原諒與救贖。

為什麼會這樣呢?四次元是思想的世界,我們感受到靈界眾生的思想與痛苦,<光的課程>初階以太.星光體的課程,就在清理我們未了的愛恨情仇以及殘留的因果,當我們在中陰的階段,沒有肉體的隔閡,我們會感受到自己對別人造成的傷痛,對別人的傷害就如同對自己的傷害一樣,我們所作的都回到自己的身上,這個感同身受的過程,讓我們了解眾生一體。

宇宙法則在此時更強烈的顯現出來,所以<光的課程>才會說不要批判,因為批判別人,將使自己必須去學習所批判的課程。注意我們的思想,當我們要經歷四次元時,就會體驗到什麼叫〝自食小我之惡果〞。 

雨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為什麼要〝告別娑婆〞(六)

──說出你的感覺

人生很像連續劇,甚至比連續劇更精采,在諮商工作中,經常會看到親人反目、情感背叛、朋友倒錢等事件,能傷害我們的人,幾乎都是最親近的,佛法說家人有報恩(孝子賢孫)、報怨(惡妻孽子)、討債(敗家)、還債(雖供養但無孝心)等種種因緣。

逆緣實為入道之因,一位母親沉痛地說:「子女忤逆,不如我們的心意,是讓我們看清楚世間無常,放下情執,練習捨離。」

但是,如果我們對於親密家人或好友之間的衝突或決裂,還做不到捨離,卻又怕家醜外揚而悶在心裡,也是不妥的,一個情緒逆境沒有處理好,身體會代來承受壓力,引發疾病。

我們身上每一個細胞,原本都是健康的,但是長期承受壓力或負面情緒,使細胞處於壓抑生長機制的防護狀態中,確實有研究發現,影響細胞運作的原因,不是基因密碼,而是細胞所處的環境有太多的負面因素,使細胞失去生機,從正常細胞變成癌細胞,當事人都曾經有一段長期痛苦的過程。

尊重傷痛的感覺,去處理你的負面情緒,你可以說出自己的感覺,例如憤怒、悲傷、沮喪,但不需要全盤說出細節。一旦釋放了埋在心裡的感覺,你就會發現,情況沒有想像的那麼嚴重,有些情況是來自頭腦的幻象,就像臭酸的食物,繼續發酵一樣。

沒有愛的時候,我們執著傷痛,縈繞在痛苦事件中,當心得到抒解,感到平靜,穿越此事的時間會縮短,看待事情的心態也會變得寬容,細胞又不是笨蛋,每個細胞都有佛性。

如果我們明白因緣無法自己決定,就能接受事件的演變及結局不在我的控制中,但是我們可以決定的是,這個痛苦影響我多久,影響我多深,當我們釋放了感覺之後,就不需要再描述這些衝突,注意自己的語言訊息──我怎麼詮譯這件事?你就會發現從事件中擷取了什麼結論,或以什麼角度來敍述過程,整個能量場是不同的,當我們體驗傷痛的同時,做到捨離與放下,就會感受生命拓展的喜悅,所以痛苦一定有一個幸福的結局,就是超越,一種垂直成長,向上揚昇。

最理想的方法是在<光的課程>中,釋放較低層面的感受,並在靜坐中提昇自己的頻率來超越負面習性的執著,光的課程中的分享,是最好的清理場所,自向懷中解垢衣,大家都脫掉髒衣服,只是髒的地方不同。

 

雨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為什麼要〝告別娑婆〞(五)

──左腦與右腦

二十多年前,有個口香糖廣告,說女性主義是敗在愛情與服裝,令人莞爾,確實有很多女性在事業上是強者,但在愛情中卻被剝削,任人踐踏。

這十多年推展<光的課程>的道途上,面對女性有兩個障礙令我為難,一個是有些女性無法直接溝通,藉流言陳述意見;一個是纒腦,思想被社會意識所宰制。

直心是道場,直接溝通是最簡單的方式,也許是害怕說真話,迂迴的傳達,很容易造成誤解,這是陰性能量的負面顯現。

其次就是左腦的問題,左腦為陽性的動力磁場,是現實的、競爭的、推理、掌握數據的思維,右腦為陰性的磁力磁場,是屬靈、直覺、情感的,信任宇宙秩序,交託給大我的任運方式。

工商業社會講求效率,忙於鑽營,過度使用左腦,左腦掌控情勢,不斷絞盡腦汁,作出價值判斷,其實天底下沒有什麼事值得我們大費周章,大動干戈或耗盡心力,這些人一放假,反而引發焦慮,無法放鬆,報紙上報導一些科技人或程式研發高手,在捷運上伸鹹濕手或偷拍裙底風光,那是因為左腦的發條上得太緊,無法兼顧他們的右腦,停不下來,過著蒼白而疏離的情感生活,沒有與人連結,像一座孤島。

左腦靠知識解讀,認知來自社會規範,有時我讓學員畫圖,左腦被制約的人不斷地使用橡皮擦,他們很在意,畫得好不好、對不對!右腦不管結構,它只管感覺,右腦感知細節,在微小的事物上看到美感,每一個過程都帶著細膩的感覺,其實以右腦感知的方式去觀察任何事物,就有靜心的本質,這就是為什麼聖境預言書中的第二個覺悟──加強對美的感受力與覺察「能」的存在有關,當們覺察的時候,與宇宙保持連結,內心的愛就會浮現。

為什麼要提左右腦?因在五次元,強調陰陽的平衡,動力磁場與磁力磁場平衡的表達,陽剛與陰柔均能展現,必須整合左腦與右腦,如果偏左腦,荒廢右腦,長期處於競爭、操控、佔有之中,全無右腦的感性滋養,會感到身心涸竭,而且,創意的醞釀需要時間與感覺,無法快速;如果偏左腦,活在空想世界,生活的創造與實踐全無,也會面臨經濟困頓。至於習慣左腦作主的理性思考者,在靈修之後,必須要面臨一段「小腳放大」,解除制約的適應過程。

左腦是攀緣心,整天胡思亂想,沒有一刻停止,喋喋不休,跟愛恨煩腦纒綿,是輪迴的根本,右腦的覺性了了自知,這才是清淨的自性。

 

雨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為什麼要〝告別娑婆〞(四)

──從相對到絕對

 世人活在相對的境界,相對是一個二元、小我的世界,小我喜歡比較,沒有人能樣樣拔得頭籌,不論一個人擁有多少,在比較之下,都會覺得自己是匱乏、渺小的,蔡振南的〝悲情的運命〞道盡小我的辛酸──「怨嘆人生多憂愁,哭調仔亂亂唱,心情那操煩呀飲呀雄酒,過去未來呀不敢想……看人呀有錢呀有好名聲,我是為錢呀賭性命…

…」

一個富有的女人在我眼前落淚,為了她情感的滄桑,她的財富地位、美貌皆受人欽羡,但是她還是覺得自己命苦,只要「小我」做主,定睛在她的匱乏,就不可能煩惱斷盡。

絕對的世界是與覺性共處,不帶任何成見看事物,活在第一念,沒有頭腦的分別,絕對的境界如禪者獨坐大雄峯,獨是內觀無相的世界,覺察無音之聲,唯我獨尊,這「我」指的是內在的神性,每一個人都擁有的自家珍寶,眾生平等的智慧,森羅萬象許崢嶸,花紅柳綠,各自展現。

這就是六祖慧能所說的「不思善、不思惡,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。」回到父母未生前,是指尚未受到知識所分別,尚未被社會意識污染的本心。

從相對的事物而言,現象是存在的,但從絕對的角度而言,並非實有,只是因緣聚合,當我們能跳出種種分別以及得失的概念,向絕對的永恒敞開,信任我們的神性,我們就會像漫步在開滿花草的田野一樣舒暢。

第五次元是愛與創造的次元,他們處於和諧的精神意識,只要我們活在安祥覺知中,就可以感受到他們向我們釋放愛的頻率,在五次元沒有二元化的幻象與分別,也沒有社會意識與群眾思想的制約,每一個靈魂都掙脫了束縛,但也不會造次,因為宇宙法則依然存在,而且以更強烈、更快速的方式呈現,例如,在三次元,我們所做的將以某種程度的方式回到自身(速度慢到有三世因果),在四次元,光是思想的肇因,就會以三倍的能量,回到自身,到了五次元,我們所做的將更快速,以十倍的能量回到自身,真是不可不慎!

 

備註:「悲情的運命」部份歌詞:

 怨嘆人生多憂愁 哭調仔亂亂唱

心情若操煩呀飲呀雄酒 過去未來呀不敢想

怨嘆命運來註定 註定阮是歹命子

看人呀有錢呀有好名聲 阮是為錢呀賭生命

雨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為什麼要〝告別娑婆〞(三)

──醒覺的心

 不論地球有沒有發生「黑暗三日」,對於渴望揚昇的靈魂,在意識的大蛻變中,「醒覺」是非常重要的。

與上主分裂之感是唯一有待你修正的「欠缺」,這是「告別娑婆」書中的名言,我認為一切眾生煩惱的根源,就在於忽視自家珍寶,心外求法。

<光的課程>說我們將進入一個三十年的周期,這是一個對內在基督自性覺醒的時期……基督意識降臨在進展中的人類靈魂之中……真理以沉靜的方式進入許多人的心識。換句話說,就是有許多人將與內在佛性連結,成為真正的主人翁。

佛是覺者,一個覺悟的人,他夜睹明星覺悟「緣起性空」──世間的一切事物都是由眾緣和合而生起的,其性本空,並發現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,但以妄想執著,不能證得。

光子帶是一股強大的推力,帶動群眾向內探索淨化提昇,我們要成為覺者,一個覺悟的人,一個與內在覺性連結的人,首先要明白的是我們與一切事物的關係建立在因緣,我們的存在不僅止於肉體。

醒覺的第一步──守住自己的心,不被小偷偷走自己的清明,能夠看清妄念像烏合之眾列隊經過,這等功夫已經不錯。正念不是一直想著,我要做好人,而是無念,像萬里晴空。

頭腦會製造許多幻相,初入道途搞不清楚,都會有一段瞎子摸象的戰國時代,我摸到一隻象腿,認為這是真理,於是我拿我的象腿打你的象腿。

四十二章經說:「慎勿信汝意,汝意不可信」,意就是頭腦,第六識,換言之不要相信你的頭腦,你的頭腦不可信賴。

如果光的教師弄不清楚頭腦是禍源,他無法帶理性體,因為他不能明白聰明的頭腦,怎麼會是虛妄的思想意識,他不明白社會意識,怎麼會是晦暗沉重的,頭腦怎麼會是宇宙的垃圾場?

靈魂以心為依據,社會意識以頭腦為中樞,頭腦想要佔有及操控(TO HAVE),靈魂要展現生命,完成至善意願(TO BE),頭腦活在恐懼的盤算中,只想要得到更多,心活在愛裡,想給出一切,這是一個弔詭的世間,我們得到的將會失去,而我們給出的,將永遠保有。醒覺的心就是看透這些顚倒及弔詭,從「相對」提升到「絕對」的境界。

雨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為什麼要〝告別娑婆〞(二)

進入光子帶──加速因果轉化

 每逢二萬六千年,進入寶瓶紀元,地球就會進入光子帶,從1987年開始,到了2012年冬至,地球將全面進入光子帶,雖然運行緩慢,但當太陽系中的光量子不斷增加時,光量子加速因果的轉化,不管一個人要不要靈修,因為業力要終結而浮上枱面,他都將被迫清理。

因果的呈現加速進行,大家會看到許多「現世報」,我的朋友說,現在不敢亂講話,不敢糟蹋糧食,因為最近被雷打到的人增加了。

圍繞在物質層面打轉的人,將永不滿足,愈感失落空虛,貪欲之人如飲海水,愈飲愈渴,權力體制更為脫序,貪腐官僚的罪行令人意外的暴露出來。

因為第七脈輪的開啟,宇宙的鄉愁愈來愈強烈,有人很感傷,覺得失落,想要逃離自己的角色層面,與空性合一,但不得其門而入,所以吸毒的人多到世人難以想像,有些人找不到自己生存的意義,隨波逐流。

有人健康出了問題,有人事業出了問題,有人就像處於憤怒的瘟疫裡,變得暴怒,公車上的小事件,就會出現激動的暴怒哥、暴怒姐,身旁的小衝突都可能引發無妄之災,如果不想被捲入,就要學習不被按下憤怒的按鈕,學習對外在的干擾不做任何反應,不動如山。

在二元世界,本來就是二元性,本來就有黑暗面,世間種種,本來就是不公平,眾生本來就是顚倒的。

所以〝告別〞不是馬上跟紅塵說再見離開人世,而是為提昇到五次元做準備,也就是說,雖身處紅塵卻已安住上主家中,雖受譭謗或被誣蔑,但仍能接受每一個靈魂的表達,並愛對方內在的神性。

就像耶穌升天並不是說耶穌長出翅膀飛上天,而是耶穌肉體死了,進入聖靈中與大我合一。

所以〝告別〞是一種出離,原本激怒你的事,不再使你動怒,原本執著的東西不再堅持,不再把心繫在娑婆世界的表相上,而不得自在,例如權力、地位、金錢或美貌,這些無常的東西支撐不了我們的生命,當我們不再像滾輪裡的老鼠盲目地追求這些幻相時,我們就自由了。

有人先知先覺,有人後知後覺,有人不知不覺,在這個神聖計劃中,所有的人都被召喚,參與這個「重新憶起」自己靈魂之歌的過程,這是一個令人感動的時代,你不想錯過吧!

雨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為什麼要〝告別娑婆〞

──地球的轉化與提升

前言:自由在臉書上問我──為什麼要〝告別娑婆〞?我覺得這個問題問得很好,所以抽空寫這一系列文章回答。

以往,我寫的文章都是我生命領悟的實證,但這次所寫的,只是我的思維,以信解行證而言,還在解與行當中,尚未實證。

十多年前,我開始習修<光的課程>,看到很多資料,包括克里昂等,談到地球即將面臨氣候驟變、海嘯、海水倒灌、地震、火山爆發……等等,當時我不太相信。

但是這十多年來,確實一樣樣地在發生,現在,也有很多資料顯示,2012年冬至(十二月二十一日)之後,將有黑暗三日,氣候酷寒,地球的電磁場崩解,原子被改變,電力無法使用,水龍頭也沒有水,這世界好像要毀滅了!

但是,也有高靈指出,可以透過內在的改變來化解外在的危機,例如釋放較低頻率的思想,修正較低模式的情感與行為,以較高本質來取代,如此,可以避免地球實質的大變動及大災難。

所以,2012年將是一個大循環的起點,新紀元的開始,地球將從三次元提昇到五次元,三次元是我們所居住的物質顯像世界,有善惡、貴賤、男女、對錯等種種分別,四次元依然如此,只是它是一個思想的世界,一些未能進入高次元的靈魂在非物質實體的境界中,呈現他們的愛恨情執,五次元是愛與創造的次元。

從一九七七年起,一股高頻率光的能量就注入地球,開啟我們第七脈輪的中心點,我們的感受被強化,當這股能量持續增強之後,將化解人類較低自我與較高自我之間的紗幕,去除阻礙我們與整體連結的隔閡,我們將憶起最初生命的起源,並與宇宙的整體性連結。

所以,據說2012年冬至開始,靈魂可能有幾種選擇,一種是選擇回到靈魂的故鄉──宇宙的根源,不再輪迴;一種是選擇進化,從三次元進入四次元的清理,提昇到五次元,這一批靈魂將面對「揚昇」的挑戰;另一種就是停留在三次元,繼續他們的對立、衝突及控制的遊戲。

每一個人將以自己的自由意識作決定,選擇繼續保有肉身或不再輪迴,當然,這個抉擇也受限於他自身的頻率,通常他會停留在與自身頻率及習氣相應的地方,如果此人平常有靜心冥想,持續與宇宙意識連結,可以說他是電源比較充沛的燈炮,如果不曾調整過,脆弱的神經系統無法承受來自較高層次元的頻率,反而使他發狂,就好像一條只能承受100w的電線,是無法負荷突然增加1000W的電力通過,他恐怕會感到易怒、焦躁不安,或沒來由的恐慌。

所以,如果這一切屬實,那真是生死大事!是不是要趕快去瞭解我們的心該做什麼樣的調整,來面對地球的轉型?從三次元提昇到五次元,究竟會有什麼改變?我們該具備什麼條件呢?

附註:對次元有興趣的朋友,請向光行者成長協會購買,「博納與蒂娜~漫談宇宙次元」一書,內容更豐富。

雨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